特邀嘉宾
周盛宗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全球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执行主席、中国留德学者计算机学会主席。
研究领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软件工程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尤其是有关软件开发方法、信息系统、3D打印软件、虚拟制造、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先进技术。

1982年-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获工学硕士学位(导师唐稚松院士)。1985年-1987年在中国科学院软件技术研究所唐稚松院士课题组从事XYZ系统的研究。1988年-1995年6月在德国萨尔布吕肯市萨尔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学习与工作,任助理研究员,被授予博士学位。1995年7月-1997年6月在德国巴特霍姆堡市专业应用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德国盖 伦基兴市徐宁工程公司、德国亚探市SBM有限公司工作,分别任工程师、项目经理和部门经理。1997年7月-2011年6月在德国法兰克福市SER银行软 件有限公司、Sungard 系统有限公司分别任资深软件工程师和高级软件工程师。2011年7月到2012年8月任德国华力欧洲有限公司总经理。2012年4月入选第二批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百人计划。2012年9月到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任研究员、课题组长、虚拟制造与仿真设计研究中心主任。2013年9月他领导的团队被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评为第三批重点华侨华人创业团队。从2001年起担任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执行主席和中国留德学者计算机学会主席。从2003年起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海智专家,作为海外特邀代表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七次和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张建伟
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德国汉堡大学教授,多模态技术研究所所长。
研究领域:智能感知、机器学习、自主规划、多传感信息融合、智能机器人、多模态人机交互。

1986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学士第一名毕业,1989年获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硕士(人工智能)学位,1994年获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计算机系博士(机器人)学位。发表三百余篇论文专著,多次获得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拥有四十余项发明专利。担任多个国际智能机器人及智能控制会议的大会主席、数家国际企业顾问、国务院侨办及中国侨联专家海外咨询委员、德国清华校友会会长、德中企业家联合会会长、北德华人华侨联合会会长。

张煜东
英国莱斯特大学教授。
研究领域:深度学习和医学图像分析。

张煜东教授于2010年获中南大学信号和信息处理博士学位,2010年至2012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后,毕业后曾任职于美国精神卫生研究基金会(RFMH)和南京师范大学。目前担任英国莱斯特大学信息学教授,同时担任Neural Networks, Scientific Reports,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等多本期刊的编辑和客座编辑,此外,张教授还是IET (FIET)的院士、IEEE和ACM的高级会员。2014年至2018年,他被爱思唯尔(Elsevier)列入“中国被引最多的研究人员(计算机科学)”榜单,同时被列入Guide2Research的“顶尖科学家“。 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包括16篇“ESI高被引论文”和2篇“ESI热点论文”。他在谷歌学术和Web of Science中的引用指数分别高达11194和6811,目前已成功完成多项工业项目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皇家学会,EPSRC,MRC和英国文化协会等多项学术资助。

Mahesh Rao
印度MIT大学电子与通信系教授。
研究领域:机器人的3-D执行器设计和控制。

Mahesh Rao于1988年在怀俄明大学获得电气工程博士学位,1987年至1992年在内华达州里诺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就职期间成功获得50万美元的研究经费,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随后加入英特尔担任技术支持经理,因其对芯片组开发的贡献而荣获“英特尔成就奖”。2011年,Mahesh Rao返回学术界加入印度MIT大学,在校期间成功指导了20多名硕士生和6名博士生,先后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以及多篇应用笔记和白皮书等。

Gian Luca Brunetti
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建筑技术学院副教授。
研究领域:建筑设计,建筑优化,元建模,设计方法,生物气候设计。

Gian Luca Brunetti于1991年毕业于米兰理工大学建筑专业,1995年荣获米兰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研究奖学金,1999年4月通过关于建筑热过渡空间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1998年曾在米兰理工大学建筑环境与科学系ABITA实验室担任研究生技术员,2006年成为米兰理工大学建筑与社会学院的研究员,2016年开始担任米兰理工大学建筑技术副教授一职。

Ganeshsree AP Selvachandran
马来西亚吉隆坡思特雅大学商务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兼研究主管。
研究领域:模糊数学,包括模糊集和系统,模糊代数,模糊计算,模糊逻辑和模糊决策,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

Ganeshsree AP Selvachandran于2013年获得马来西亚大学(英国)数学博士学位。目前担任多本国际期刊的编辑,并且是Web of Science所列23本国际期刊的活跃审稿人,她还曾在多个本地和国际会议上担任科学审查委员会的成员,并在相关领域发表了60余篇学术研究论文和会议论文。2019年,她在Scopus,Elsevier公布的模糊集,模糊系统和复杂模糊领域的世界顶级作者中排名第6,在Web of Science的模糊代数领域中排名第1。 为了表彰她在模糊数学,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方面的专业知识,她于2020年4月被任命为马来西亚科学院海洋学特别兴趣小组的成员。迄今为止,她已成功获得五项研究资助,总额超过30万林吉特,其中包括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提供的四项基础研究补助金计划(FRGS)以及马来西亚思特雅大学提供的一项先驱科学家奖励基金(PSIF)。

Önder GÜRCAN
法国原子能与可替代能源委员会(CEA)LICIA实验室研究工程师。
研究领域:人工智能,多智能体系统,集体智能,自组织系统,分布式问题解决。

2013年,Önder GÜRCAN分别于图卢兹大学和艾杰大学获得人工智能和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自2017年1月开始在法国原子能与可替代能源委员会(CEA)的LICIA实验室担任研究工程师,进行分布式问题的研究。在此之前,他曾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ISO / TC 307–区块链和分布式技术的科学专家。Önder GÜRCAN博士现在的研究课题主要集中于多智能体系统,集体智能,自组织和自适应,生物系统,分布式时钟同步和行为经济学等领域的开放性跨学科问题,目前已经完成了10多个研究项目,在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50多篇论文。

Mohamed Arezki Mellal
美国马里兰大学副教授、富布莱特学者、学术世界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协会(WASRTI)名誉首席顾问、科学网络卓越创新与研究(机器智能研究实验室)成员、世界科学、工程与技术研究院(WASET)成员。
研究领域:机电一体化,系统可靠性,仿生算法优化等。
Md Abdus Samad KAMAL
日本群马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械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
研究领域:控制系统,智能交通系统(ITS),自动驾驶协作,机电一体化,传感器和人工感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

Abdus Samad KAMAL分别于2003年和2006年获得日本九州大学电气与电子系统工程系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日本九州大学电气与电子系统工程系担任研究员。 从2019年开始,他开始在日本群马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机械科学与技术系担任副教授。他还是英国IET的特许工程师,工程技术学院(IET)、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员。 此外,他还担任多本国际期刊的编辑、客座编辑,并应邀在多个学术会议上发表了主题演讲。

Du Xian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助理教授。
研究领域:制造系统与技术、过程控制、智能电子诊断系统等。

Du Xian博士于2007年毕业于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联盟。2011年至2018年,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制造与生产力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后加入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已在知名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7篇。

Dušan Isailović
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工程项目管理学院土木工程系博士。
研究领域:土木工程,受损钢筋混凝土桥梁的数字表示。

重要日期

  • 论文投稿截至:
    2021年11月25日

  • 论文注册截止:
    2021年11月30日

  • 参会注册截至:
    2021年11月20日

  • 会议日期:
    2021年10月23-25日

联系我们

  • 尤风玲、蒋林华教授

  • aiam@iaast.cn

  • 0371-8656 9266
    15515536262(同微信)